□海陽市中醫(yī)醫(yī)院 姜淑蓉
傳染病是指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掌握科學的自我防護方法,不僅能保護自己,而且也能減少疾病在社區(qū)的傳播。本文介紹一些簡單實用的防護建議,適合公眾日常參考。
正確佩戴口罩,阻斷傳播途徑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工具。在公共場所、人員密集或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中,建議佩戴醫(y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勤洗手,保持手部衛(wèi)生手是病原體傳播的主要媒介之一。正確洗手能有效清潔手上的病原體,降低感染風險。建議使用流動水和肥皂,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雙手至少20秒,重點清潔指縫、指尖和手腕。若沒有流動水,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酒精濃度需≥75%)。需特別注意:外出歸來、飯前便后、接觸公共物品后必須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口鼻,防止病原體通過黏膜進入體內。
保持社交距離,降低聚集風險許多傳染病通過飛沫或密切接觸傳播,保持社交距離是簡單有效的防護措施。在公共場所盡量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距離;避免前往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減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動,如非必要,盡量選擇線上會議或活動。若必須參加集體活動,建議選擇室外或通風良好的場所,并縮短停留時間。
注意咳嗽禮儀,避免飛沫傳播咳嗽或打噴嚏時,飛沫可能攜帶大量病原體,傳播給他人。正確的做法是:用紙巾或肘部遮擋口鼻,避免用手直接遮擋;使用后的紙巾應立即丟棄,并洗手;若用手遮擋,需及時清洗雙手;若身邊有人咳嗽或打噴嚏,盡量保持距離,避免直接接觸飛沫。
定期清潔環(huán)境,保持通風換氣病原體可在物體表面存活一段時間,定期清潔環(huán)境能減少傳播風險。建議每天用含氯消毒劑擦拭門把手、桌面、手機等高頻接觸物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若使用空調,需定期清洗濾網,避免積累灰塵和病原體。
關注健康狀況,及時就醫(yī)檢查若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乏力等癥狀,可能是傳染病的早期表現(xiàn)。此時應立即停止外出,避免與他人接觸;佩戴口罩,盡快前往發(fā)熱門診就診;如實告知醫(yī)生近期活動史和接觸史,配合進行相關檢查;遵循醫(yī)囑治療,不要自行用藥或隱瞞病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blogvestidosde15.com/showinfo-108-36664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