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上
我們學習的漢字數(shù)不勝數(shù)
但你知道漢字的源頭在哪里嗎?
三個看點帶你認識
數(shù)萬片甲骨中的“明星甲骨”
小屯南地2172號甲骨
透過它
尋找漢字的源頭——甲骨文
清晰刻有93個文字的
“明星甲骨”
殷墟最初聞名于世
源自陸續(xù)出土的約15萬片甲骨
(注釋:古人占卜時用的龜甲和獸骨,合稱為甲骨)
而這片小屯南地2172號甲骨
更是數(shù)萬片甲骨中的“明星甲骨”
這片甲骨1973年發(fā)現(xiàn)于安陽小屯南地
它是一塊殘斷的牛肩胛骨
面積約為完整牛肩胛骨的1/3
然而,上面卻清晰刻有93個甲骨文字
字字清晰,大小均勻,契刻有力
這93個文字共11條卜辭
歷時38天
重復問了同一個問題:“王其田”
大致意思是:
商王田獵是否有災禍?
但可惜的是
這塊甲骨中沒發(fā)現(xiàn)占辭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占卜結果
一片完整的甲骨片一般記錄四部分內(nèi)容:敘辭、命辭、占辭和驗辭。也就是:何時?誰?要問什么?占卜結果是什么?最后等事情做完還要刻上驗辭,來驗證這件事情的結果。
此外
由于這塊甲骨的形狀
酷似甲骨文中的“骨”字
△左為甲骨文中的“骨”字,右為小屯南地2172號甲骨。
國家郵政局曾用它的形象
向全球發(fā)行紀念郵品
各類圖書封面和歷史課本上
也常出現(xiàn)它的身影
甚至,坊間流傳
郭沫若先生所說的“一片甲骨驚天下”
指的就是這片甲骨
殷墟甲骨文
奠定漢字體系的根基
在這片“明星甲骨”上
我們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王其田”三個字
而在現(xiàn)存的約15萬片甲骨中
已發(fā)現(xiàn)甲骨文單字4500余個
(注釋:經(jīng)學界考釋達成共識者約1500字)
△最早的“工”字(文博日歷丨殷墟國寶來天博啦!一起看3000年前的“中國制造”)
此外,甲骨文系統(tǒng)運用了
以象形為基礎
指事、會意、形聲為發(fā)展的基本法則
至今仍有一些漢字保留其象形特征基礎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和會意字
△甲骨文中的“雪”“雨”“雹”
這些殷墟甲骨文
是目前中國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tǒng)
奠定了漢字體系的根基
與此同時
還提供了商代最原始、最真實的史實信息
佐證了商代的信史
大大延伸了中華文明史
甲骨上記錄的王的名字,與《史記》中商代帝王名號吻合,這證明了《史記》內(nèi)容的可靠性,從而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向前推進了約一千年。
△左為甲骨上記錄的王的名字,右為《史記》中商代帝王名號。
商代的田獵
便是當時的軍事演習
這片小屯南地2172號甲骨
反復問了11遍:商王田獵有災禍嗎?
可見“商王田獵”的重要性
不僅這片甲骨
在殷墟出土的15萬片甲骨片中
關于田獵的卜辭甲骨高達五千多片
嵌綠松石甲骨刻辭骨柶,刻有“壬午,王迍于召,延田于麥麓,獲兕,亞賜”,15個字記錄了商王的一次田獵。
△商·嵌綠松石甲骨刻辭骨柶,藏于殷墟博物館。(文博日歷丨用綠松石“寫日記”的甲骨,全國罕見?。?/p>
為何田獵如此重要?
這是因為在殷商時期
古人對自然界的認知非常有限
占卜之風盛行,幾乎無事不卜
鐫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
也就真實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而在殷商時期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戰(zhàn)爭和祭祀就是最為重要的社會活動
外出射獵的隊伍在當時就是作戰(zhàn)隊伍
射獵指揮官就是作戰(zhàn)指揮官
在田獵之中
作戰(zhàn)隊伍遵守紀律、學習武藝等
商代的田獵便是當時的軍事演習
漢字
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
甲骨文作為漢字的源頭
值得我們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fā)展
監(jiān)制丨唐怡制片人丨畢磊文案丨王丹妮視覺丨李承章技術丨蔡子旭審校丨朱冬梅統(tǒng)籌丨劉瑩 帥鐘琴特別鳴謝丨殷墟博物館 總臺河南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指導單位丨國家文物局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blogvestidosde15.com/showinfo-263-36501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