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蓮
過去,大熊貓多以群像出現(xiàn),而今“萌蘭”“花花”“福寶”等大熊貓都是與眾不同的“這一個”,富有人格化特征。作者們突出大熊貓個體特點,以擬人化筆觸,饒有興味地講述它們的故事。
2023年以來,“萌蘭”“花花”“香香”等大熊貓走紅短視頻平臺,以憨態(tài)可掬的外形和各自不同的“性格”,贏得人們的喜愛和追捧。這股“大熊貓熱”還帶火了多地旅游和熊貓題材文化產(chǎn)品。其中,大熊貓題材圖書數(shù)量顯著增長,成為圖書市場一大亮點。
其實,大熊貓題材圖書由來已久,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寫作出版資源。上世紀80年代以來,與大熊貓有關的圖書日漸增多,起初主要是報告文學和科普作品。90年代,專家學者撰寫的大熊貓題材博物圖書受到歡迎。進入新世紀,科學探險手記打開大熊貓故事新的書寫空間,胡錦?!蹲粉櫞笮茇埖臍q月》《科學家大自然探險手記:追蹤大熊貓40年》等圖書,以有趣筆觸激發(fā)人們的閱讀興趣。近年來,趙良冶《熊貓中國:中國大熊貓紀實》等紀實類作品熔科學普及和文學講述于一爐,帶讀者從多學科角度走近國寶。這些創(chuàng)作出版實踐,在普及大熊貓知識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該題材圖書創(chuàng)作人才,培育了讀者群體,同時也面臨著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挑戰(zhàn)。
在本輪出版熱潮中,個性化書寫成為鮮明特色。過去,大熊貓多以群像出現(xiàn),而今“萌蘭”“花花”“福寶”等大熊貓都是與眾不同的“這一個”,富有人格化特征。作者們突出大熊貓個體特點,以擬人化筆觸,饒有興味地講述它們的故事。《熊貓花花》刻畫“花花”的“等腰三腳貓”外形特點,還著力挖掘其憨萌、樂觀豁達的性格特征,其中吃飯被“奪筍”、抓小鳥撲空等情節(jié)讓人忍俊不禁?!缎茇埫忍m》則表現(xiàn)“萌蘭”調(diào)皮好動、活潑熱情的性格,將網(wǎng)絡流行的“一字馬”“拆家”等視頻轉(zhuǎn)化成生動故事。通過這樣的刻畫和塑造,作品不再是單純的物種科普,而是富有人情味兒、多姿多彩、不斷得以續(xù)寫的“動物朋友”故事。
更加注重表現(xiàn)形式,提供多元閱讀體驗,也是這批作品的一大特點。大熊貓題材圖書仍屬博物書寫范疇,要以科學為支撐。作者們在開辟講故事空間的同時,也想方設法融入科學知識。比如,講“花花”由“干媽園潤”代養(yǎng)時,介紹這一安排符合熊貓繁衍特性,還以扎實的“大熊貓知識問答”附錄進行科普。在呈現(xiàn)形式上,當前暢銷的大熊貓題材圖書,大多配以精美圖片,一些圖書還選錄了專業(yè)大熊貓攝影師的作品。《果賴!大熊貓》采用銅版紙全彩印刷,高度還原大熊貓的真實色彩,圖文并茂。不少圖書還附贈高清海報、熊貓明信片等周邊文創(chuàng),讓圖書閱讀成為一種多元的文化體驗。
盡管作品琳瑯滿目,大熊貓題材圖書其實還有很大創(chuàng)新空間,這需要創(chuàng)作者們進一步打開視野,從更多角度開掘破題、做精做透。比如,多年來,大熊貓作為“和平使者”,去往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以其可愛形象贏得人們喜愛,有的還走進綜藝節(jié)目,成為風靡當?shù)氐?ldquo;動物明星”,這類以大熊貓為紐帶的中外交流故事值得深入開掘。再比如,從“瀕危物種”到“易危物種”,大熊貓的保護繁育是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成果,以此為切入點講好中國生態(tài)故事,也有待進一步探索。
我們也看到,大熊貓題材圖書中的精品和“爆款”還不多,大熊貓與人的故事挖掘得還不夠,能觸達海外讀者的圖書還有限。辯證地看,這些不足也意味著新的出版增長點,大熊貓題材圖書正等待更多有熱情、有創(chuàng)意、有能力的創(chuàng)作者參與進來,向國內(nèi)外讀者講述更精彩的大熊貓故事。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blogvestidosde15.com/showinfo-33-31963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