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8月31日電 (阿琳娜翁利娜)記者31日從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獲悉,經國家文物局審批,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寶雞市考古研究所聯合開展的秦公一號大墓陪葬車馬坑2023年度考古發(fā)掘當日啟動,這是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的第四次考古發(fā)掘。計劃發(fā)掘面積500平方米。
秦公一號大墓陪葬車馬坑2023年度考古發(fā)掘啟動。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供圖
據介紹,秦公一號大墓陪葬車馬坑是秦公一號大墓的隨葬坑,1977年發(fā)現,全長87.6米,寬20米,深14.5米。2003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車馬坑進行了初步發(fā)掘,發(fā)掘深度9米,因為沒有保護設施,考古發(fā)掘被迫中止。
2007年博物館改制后,就著手車馬坑保護展示大棚的建設工作,在國家和省、市文物局的支持下,2014年完成車馬坑保護展示大棚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19年和2021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寶雞市考古研究所,對車馬坑進行了兩個年度的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fā)掘深度2.5米至4.5米不等,共清理盜洞290多個,出土有金、銅、玉石、骨質器物,及大量動物骨骼、少量人骨、漆皮。目前共出土各類器物300余件。其中金器20余件,有虎、方泡、繩扣、葉子、車輿飾、金鳥、管狀絡飾等。
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為研究秦國車馬制度、車馬結構以及喪葬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此次車馬坑考古發(fā)掘區(qū)域為博物館開放參觀場所,通過參觀,觀眾可以對考古工作有更多了解,也能進一步激發(fā)公眾考古的熱情,滿足公眾需求。通過考古發(fā)掘過程和成果的展示,對推進寶雞建設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完)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blogvestidosde15.com/showinfo-33-29885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