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將至,記者從民政部門了解到,這個周末各地迎來了清明前的第一個祭掃高峰。各地民政部門推出免費送鮮花、時空郵箱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方便群眾寄托哀思。
在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骨灰堂,伴著悠揚的古琴聲,一場主題為“親情祭祀 水溶祭情”的追思活動正在舉行,工作人員為逝者敬獻花籃、代誦祭文后,將寫有祝福語的千紙鶴、紙船緩緩放進小水潭中,紙鶴、紙船用水溶紙折成,遇水便會慢慢溶解。
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館長 李占影:水溶紙是一種可降解材料,相比于燒香化燭、燃放鞭炮等一些傳統(tǒng)祭奠,水溶祭祀更加環(huán)保、生態(tài)、文明。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祭祀活動,倡導更多文明綠色低碳的祭祀方式。
在浙江德清下渚湖街道,志愿者們幫助村民把寫給逝去親人的信件投入時空信箱,表達對親人的哀思。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下渚湖街道居民 朱齊慧:爺爺奶奶離開我很多年了,我有很多話想對他們說。我把想說的話都寫在這封信上了,我相信他們一定會知道我對他們的思念。
多樣祭祀方式 思念有“形”更有“情”
今年清明期間,各地還將通過提供“代客祭掃”服務、增加便民設施等方式,方便群眾祭掃。
在江蘇省常州市的一個墓園,兩名工作人員組成的服務小組正在進行“代客祭掃”,服務人員根據(jù)家屬要求準備祭祀用品,在現(xiàn)場擦拭墓碑、敬獻鮮花、代讀家書等。
江蘇常州棲鳳山福壽園工作人員 吳夢盈:“代客祭掃”服務主要是為一些無法到場祭祀親人,或者是身體原因無法到場的客戶,提供祭掃服務。
為方便群眾祭掃,一些地方不僅提供愛心接駁車服務,還增設了流動公廁,并推出愛心輪椅、急救藥箱等多項便民服務措施。
南京雨花功德園工作人員 姜舟:相比往年,今年的(祭掃)高峰來得更早一點,人流量集中在周末的上午會比較多。增設了安保人員和一些臨時的志愿者,在園區(qū)內做一些協(xié)調疏通的工作。
一些墓地還在網絡上為逝者家屬提供寄存思念的平臺和祈福、記錄的載體,滿足他們緬懷先人、寄托哀思的精神需求。
(總臺央視記者 李玉梅 趙迎晨 德清臺 陸露 江蘇臺 李志陽)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blogvestidosde15.com/showinfo-735-28892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