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蔡縣在“穩(wěn)面積、提單產、保總產”目標引領下,以科技賦能玉米種植,在10萬畝項目區(qū)內大力推廣密植滴灌水肥精準調控技術,藏糧于“技”成效顯著。
7月31日,走進韓寨鎮(zhèn)耕夫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示范田,綠油油的玉米苗行列整齊,生機勃發(fā)。今年,韓寨鎮(zhèn)耕夫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白漢禮共種植3000多畝玉米,其中2000多畝玉米采用了密植滴灌水肥精準調控新技術。
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白漢禮向記者介紹:“我們通過將水溶肥料加入滴灌系統(tǒng),進行水肥一體化滴灌操作。通俗地講,就是作物的根在哪里,就將管道通到哪里,水和肥就送到哪里。這種模式可以說是相當省心,不怕旱,也不怕施肥不及時。”
該技術核心在于密植加智能灌溉。通過調整玉米播種機實施30乘90、40乘80等寬窄行播種,畝均留苗6000株,較傳統(tǒng)增密1000-1500株。同時,水肥一體化滴灌替代大水漫灌,肥料利用率顯著提升。
上蔡農業(yè)農村局農技推廣研究員謝衛(wèi)華說:“與傳統(tǒng)灌溉相比,玉米密植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有省水省肥、省工省力等特點,能做到精準施肥,精準灌溉,減少人工,增產增收的效果,避免了玉米后期脫肥問題,從而使玉米產量大幅提高。”
在蔡溝鎮(zhèn)劉進科家庭農場,連年采用新技術的玉米田苗齊稈壯,與傳統(tǒng)田地對比鮮明。為防范密植倒伏風險,農場優(yōu)選抗倒伏良種,并應用智能播種機一次完成導航、播種、鋪帶等多項作業(yè)。
上蔡縣進科家庭農場負責人劉進科介紹:“新技術比這普通的種植模式的產量,一畝地要提高三四百斤。我準備后期在我們這一片里大力推廣這個種植技術,使玉米的產量穩(wěn)步提升。”
2025年,上蔡縣玉米播種總面積為93萬畝,目前有10萬畝應用了該項技術,項目區(qū)節(jié)水率達到70%,畝均增產約200公斤,增收400元,為全縣玉米產能提升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
駐馬店臺 紅中 上蔡臺 張春建 葛亞丹 周金高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blogvestidosde15.com/showinfo-430-36096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雷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