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2017年重陽 18年間最遲 新華社發(fā) 大巢制圖
28日,農歷九月初九,迎來重陽佳節(jié)。天文專家表示,自2007年至2024年的18年間,今年重陽節(jié)對應的公歷日期最遲。
天文年歷顯示,2006年重陽節(jié)對應的公歷日期為10月30日,2025年重陽節(jié)對應的公歷日期為10月29日。從2007年至2024年的這18年間,重陽節(jié)的公歷日期全都落在了10月,其中以今年重陽對應的公歷日期為最遲。
“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最主要是由農歷閏月所致。”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中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歷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農歷兩種歷法。但中國傳統(tǒng)的農歷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jù),一個月約29.5306天,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公歷年少了10天-12天。
為使得農歷年與公歷年能基本對應,我們的祖先便采用“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歷年中,規(guī)定12個平年,每年12個月;另7年每年增加1個月,變成13個月,這個增加的月便叫“閏月”。
天文專家介紹,今年農歷年里有一個閏六月,因此,農歷九月的公歷日期就要遲很多。如果沒有閏月或是閏月被安排在農歷九月后,那么當年的重陽節(jié)就會來得相對早一些。
據(jù)了解,重陽節(jié)在我國歷史悠久,又稱重九節(jié)、登高節(jié)、老人節(jié)、敬老節(jié)。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guī)定,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為全國“老年節(jié)”。
民政部公布的《2016年社會服務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萬人,占總人口的16.7%。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blogvestidosde15.com/showinfo-188-15485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