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訊19世紀,鋰曾被認為是一種能調節(jié)情緒的健康補品。到20世紀70年代,它成為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金標準療法。同時,有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在飲用水含有微量鋰的地區(qū),癡呆癥發(fā)病率相對較低。然而,關于鋰元素對認知衰退影響的臨床試驗,結果卻喜憂參半。
正常人大腦切片(左)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切片的對比。圖片來源:Jessica Wilson
在8月6日發(fā)表于《自然》的一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證明了這種金屬元素天然存在于大腦中,并發(fā)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他們提出,補充鋰元素可以預防甚至逆轉阿爾茨海默病。
該研究通過對人類腦組織的分析和一系列小鼠實驗,揭示了一個共性模式:大腦中的鋰濃度下降往往伴隨著記憶的喪失,而阿爾茨海默病的神經(jīng)病學標志物,即淀粉樣斑塊和tau蛋白纏結,也會同步出現(xiàn)。研究人員同時在小鼠中發(fā)現(xiàn),有證據(jù)表明一種特定類型的鋰補充劑可以逆轉這些神經(jīng)學變化,恢復喪失的記憶,使大腦重回更年輕、更健康的狀態(tài)。
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受癡呆癥影響,其中大多數(shù)都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市面上的抗淀粉樣蛋白療法雖能緩解認知能力下降,但“無法阻止它”。論文通訊作者、美國哈佛醫(yī)學院的Bruce Yankner說:“我們還沒有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青霉素’。”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人類大腦中,受阿爾茨海默病影響區(qū)域的鋰元素水平低于未受影響的區(qū)域。而在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群中,大腦中的鋰被“困”在淀粉樣斑塊里,導致可用于基本大腦功能的鋰減少。Yankner表示,這種鋰的缺失“隨著病情進展而越發(fā)嚴重”。
在阿爾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大腦中也有類似的情況。大腦中的鋰越少,淀粉樣蛋白越多;而淀粉樣蛋白的增多又導致鋰的進一步減少。這一惡性循環(huán)可能表征了阿爾茨海默病的毀滅性進程。對此,Yankner團隊找到了一種可能打破循環(huán)的方法。
大多數(shù)對鋰的臨床試驗都使用碳酸鋰進行測試。而該團隊證明,這種形式的鋰很容易被淀粉樣斑塊困住,但乳清酸鋰等形式則不會。當給小鼠服用低劑量的乳清酸鋰時,后者逆轉了與疾病相關的腦損傷,并恢復了小鼠的記憶。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沒有發(fā)現(xiàn)與鋰相關的毒性,這可能有助于簡化臨床試驗,并在未來幾年內(nèi)確定鋰治療方案是否適用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不過這需要有足夠的政府或商業(yè)資金支持。
此外,鋰是一種元素,因此無法申請專利。“沒有哪家制藥公司能夠從中獲利。”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Tomas Hajek表示。
這種療法可能不只對癡呆癥有潛在益處。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Ashley Bush提出,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使用乳清酸鋰的效果可能比標準碳酸鋰療法更好。
“恐怕沒有多少在研藥物能同時具備如此充分的證據(jù)和良好的安全性。”Hajek表示,“鋰便宜得很,還可能對人們有益處。”(王體瑤)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335-x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blogvestidosde15.com/showinfo-108-36171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